公告:公司始終注重品牌開發,把它當做企業發展第一要務。目前已開發的“虹露”牌大米十大系列16個品種,歡迎新老客戶選購!

網站首頁 >> 新聞資訊 >>公司新聞 >> 萬士其局長在糧油市場報局長論壇刊文: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全力服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局
详细内容

萬士其局長在糧油市場報局長論壇刊文: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全力服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局

萬士其局長在糧油市場報局長論壇刊文: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全力服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局

發布時間:2021-04-15 瀏覽量:177

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糧食安全責任制實施意見、考核辦法和約談機制,并列入省委、省政府綜合考核,形成“飯碗一起端、責任一起扛”的局面。將進一步樹牢全局意識和戰略眼光,以糧食供給安全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,堅決扛穩糧食大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,用實際行動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。


      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。2014年4月,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”,強調要構建集政治安全、國土安全、軍事安全、經濟安全、文化安全、社會安全、科技安全、信息安全、生態安全、資源安全、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,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穩致遠,提供了根本指針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更是首次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“十四五”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,并列專章作出戰略部署,進一步凸顯了國家安全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。

      安全和發展是具有辯證統一性的,這一點,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歷程已經證明并將不斷證明。首先,安全是發展的前提,沒有安全發展就無從談起。新中國成立之初,黨和國家準備全面推行經濟建設之時,朝鮮戰爭爆發,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“抗美援朝、保家衛國”的正確決斷,為我國發展營造了“打得一拳開,免得百拳來”的幾十年國際和平環境;之后,為沖破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全面封鎖,我們發揚自立自強精神,“兩彈一星”等關鍵領域實現重要突破,奠定了我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國際地位;改革開放以后,我國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實施,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難得的外部環境。其次,發展是安全的保障,不發展就不可能安全。沒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,要確保國家長治久安、社會安定有序、人民安居樂業,都是不現實的。中國的近代史,充分說明了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歷史必然。新中國成立70多年,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,我們正是因為牢牢抓住發展不放,我國的綜合國力才得以大幅提升,為維護國家安全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,實現了以發展求安全。第三,進入新發展階段,發展和安全都必須追求更高質量。當前,我國發展和安全環境復雜多變,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,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。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,國外敵對勢力的各種滲透和網絡攻擊依然存在,使得我國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復雜嚴峻,也對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,既要堅持樹立系統觀念,著力固根基、揚優勢、補短板、強弱項,實現發展質量、結構、規模、速度、效益、安全相統一,又要堅持底線思維,強化風險意識,牢牢掌握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,善于未雨綢繆、防微杜漸,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在更廣范圍、更深層次上相輔相成、協同而行。

      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,既涉及經濟安全,也關系人民安全,更事關政治安全。在2021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,習近平總書記從“國之大者”的高度,深刻闡述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。他強調,“不能把糧食當成一般商品,光算經濟賬、不算政治賬,光算眼前賬、不算長遠賬。主產區、主銷區、產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面積、保產量,飯碗要一起端、責任要一起扛。此乃國之大者!”同時要求,“糧食安全要實行黨政同責,‘米袋子’省長要負責,書記也要負責”。

      近年來,在安徽省委、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在省直各部門和各市縣黨委、政府的通力協作、共同努力下,安徽省糧食事業取得顯著成效,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步伐。一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底氣更加充足。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糧食安全責任制實施意見、考核辦法和約談機制,并列入省委、省政府綜合考核,形成“飯碗一起端、責任一起扛”局面,四次“國考”均居全國優秀等次前列。二是促進農民增收的貢獻更加凸顯。創新出臺省級臨時收儲、補貼加工企業收購、去庫存補貼等措施,堅決守住“種糧賣得出”底線;建立市場化收購融資機制,優糧優價格局逐漸形成。五年累計收購糧食近1.1億噸,促農增收超70億元。三是現代糧食流通的設施更加完善。新建和改造倉容2002萬噸,全省完好倉容5398萬噸,較“十二五”末增加59%;I措5億元建成“智慧皖糧”信息化系統,實現監管全方位、數據全聯通、服務全流程,信息化管理水平全國領先。四是糧食產業發展的勢頭更加強勁!皟炠|糧食工程”深入推進,糧食產業走上品牌化、優質化、特色化、內涵式發展之路,產值連續跨越5個百億元臺階,居全國第三;合肥、滁州等6市產值名列全國前50強。國有企業經濟效益較“十二五”末翻了一番!巴蠲兰Z油”享譽南北,“阜南樣板”引領全國。

      立足新發展階段,貫徹新發展理念,構建新發展格局,對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,也為做好糧食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。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,“手中有糧、心中不慌”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。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狀況將越來越緊,確保糧食安全的弦要始終繃得很緊,寧可多生產、多儲備一些,多了的壓力和少了的壓力不可同日而語。作為全省糧食行政主管部門,我們將進一步樹牢全局意識和戰略眼光,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,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,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,以糧食供給安全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,堅決扛穩糧食大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,用實際行動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。

      第一,堅持更大力度、更高質量落實黨政同責。持續優化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,緊緊扭住“種子”和“耕地”這兩個要害,把種質資源保護、高標準農田建設、耕地保護與修復、糧食儲備安全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擺在突出位置,聚焦提升糧食生產、儲備管理、應急保障三種能力,更好發揮考核“指揮棒”作用,調動地方黨委和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。同時,將考核結果作為政策支持、項目資金安排的重要參考,并把問題整改貫穿考核全過程,補短板、除隱患、堵漏洞,不斷夯實糧食安全基礎。

      第二,堅持更大力度、更高質量抓好保供穩市。嚴格落實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,擴大市場化收購信用保證基金政策覆蓋面,構建主體多元、渠道多樣、優糧優價的市場化收購新格局,全面提升服務水平,確保敞開收購、應收盡收、不出現“賣糧難”。啟動實施省級儲備布局調整,加強地方儲備與中央儲備協同運作,準確把握輪換時機和節奏,增強調控效能。加強市場動態研判,推進應急保障體系建設,統籌糧源調度和儲備投放,堅決守住“種糧賣得出、吃糧買得到”的底線。

      第三,堅持更大力度、更高質量發展糧食產業經濟。推進實施新一輪“優質糧食工程”,大力開展“六大行動”(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,糧食產品品種品質品牌提升行動,糧食質量追溯提升    行動,糧機裝備加工提升行動,糧食應急能力提升行動,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行動),創建區域糧油公共品牌、企業品牌,強化項目、人才、資金、土地等要素整合,建設一批糧食產業示范園區。全面總結“阜南樣板”經驗,形成百花齊放局面,帶動農民增收、產業興旺,助力鄉村振興。做好倉儲、運輸、加工等環節減損工作,營造愛糧節糧、健康消費的新風尚。

      第四,堅持更大力度、更高質量加快長三角糧食和物資儲備一體化發展。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,完善區域糧油市場監測預警體系,實現糧油供求、價格波動等信息互通互享。支持外省企業來皖建設綠色優質糧油生產加工基地,積極承接上海、浙江異地儲備業務,擴大代儲規模。加快華東地區(安徽)軍糧食品動員中心建設。統一區域應急物資儲備品種、規模、調運、保障規劃,推進應急物資儲備保障一張網。完善長三角糧食流通跨區域聯合執法機制,推動信用互認、執法互認、線索互聯、標準互通、結果互認,切實提升區域聯合執法能力和市場監管效率。

      第五,堅持更大力度、更高質量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治理體系、治理能力現代化。加強與上位規劃的銜接,抓緊修訂完善安徽省“十四五”糧食和物資儲備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,加強規劃執行的跟蹤與評估,確保有序落地落實。加快推進《安徽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》立法,力爭明年列入省人大立法實施類項目,加快出臺《安徽省省級儲備糧管理辦法》,夯實依法管糧法制基礎。加強中紀委摸排調研反饋的問題整改力度,持續跟蹤問效,限時整改到位。完善“智慧皖糧”信息化系統功能,不斷提升信息化應用能力和水平,推進遠程監控、在線監督、實時監管。加強監督檢查,嚴防虧庫壞糧、“轉圈糧”、打“白條”等惡性案件發生,切實守住管好“江淮糧倉”。


技术支持: 六安利星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| 管理登录
seo seo
榴莲网站app官方下载_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_自拍亚洲欧美成电影_日本一本二本三区费视频不卡_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拍